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是由美國職棒大聯盟與國際棒球總會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大賽,第一屆比賽預定在2006年3月3日開打,由十六個受邀國家的隊伍進行總共三十九場的賽事,成為史上最大的棒球盛事。
賽事緣起
由於近年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對於日漸增多的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產生「奧運瘦身」的提議,於是出現了削減某些運動項目的構想。因此,2012年在倫敦舉行的第三十屆奧運會,棒球和壘球成為了被削減的對象。
雖然表面上的理由是「真正發展棒球運動的國家太少」,但實際上,是因為日益商業化的奧運會,對於奧運棒球賽的收視率不夠滿意,影響廣告主對於奧運會提供商業贊助的意願;再加上執世界棒壇牛耳的美國,對於奧運棒球賽漠不關心,不願正式開放現役大聯盟球員參加奧運會,無法讓奧運棒球賽成為世界上水準最高的棒球賽;而且,棒球比賽所使用的場地建造成本也不低,往往奧運主辦國必須興建新的棒球場,提供奧運棒球比賽使用,奧運結束之後又常常棄置不用,造成奧運主辦國的困擾與財政負擔;因此,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刪除奧運棒球項目,除了是對美國職棒的報復性行動之外,也是國際奧會開源節流的措施之一。
棒球於2005年7月8日被國際奧會正式排除在奧運比賽之外以後,各國對於棒球日後在國際間的發展頗感憂心。但由於近年來,進軍大聯盟的外國籍選手逐年增多,為了讓棒球的發展更加國際化,於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在2005年7月11日,邀請各國棒球界代表齊集美國底特律,與國際棒球總會共同策劃新的國際棒球大賽。本次參與會議的各國代表,除了台灣方面由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的代理會長洪瑞河代表與會之外,還有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多明尼加、義大利、韓國、墨西哥、荷蘭、巴拿馬、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南非等各國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會議;日本方面由於當時尚未與球員工會完成協商,因此沒有派代表出席;而古巴方面的代表,也因故未出席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經過各國廣泛討論之後,也因而確定了這項國際賽事的舉行,並決定將在2006年三月間舉辦,而這項國際賽事的名稱,就定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名稱由來
本項賽事的名稱由來,是為了與兩年舉行一屆的世界盃棒球錦標賽(Baseball World Cup)有所區隔,避免造成混淆,於是大聯盟參酌明星賽(All Star Game)又被稱為「仲夏經典」(Mid Summer Classic)、世界大賽(World Series)又被稱為「秋季經典」(Fall Classic)的模式,因此將這項國際賽事的名稱定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原先曾經有人提議使用「超級世界盃」(Super World Cup)的名稱,但由於名稱與世界盃棒球錦標賽接近,而且語意中似乎帶有貶抑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的味道,所以並未獲得採行。
賽事概要
「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預定於2006年三月進行第一屆的比賽,2009年舉行第二屆,往後每隔四年舉行一屆比賽。
於2006年舉行的首屆比賽,共有十六個國家參賽。根據目前已經排定的賽程,參賽的十六個球隊將分成四個組別,在四地分別進行第一輪的地區預賽,其中一組在日本東京、一組在波多黎各、兩組分別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與佛羅里達州進行比賽,各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二輪的八強複賽。亞洲區的分組預賽有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參賽,比賽預定在2006年3月3日至5日進行;在波多黎各的分組預賽則是波多黎各、古巴、巴拿馬、荷蘭參賽;在亞利桑那州的分組預賽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非參賽;在佛羅里達州的分組預賽則有多明尼加、委內瑞拉、澳洲、義大利參賽。以上三組的比賽皆預定在2006年3月7日至10日進行。
第二輪的八強複賽將分別在美國與波多黎各舉行,晉級的八個球隊將再分成兩個組別,進行單循環比賽,八強複賽預定在2006年3月12日至16日進行,各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三輪的決賽。四支晉級準決賽的球隊,將各進行一場淘汰賽,比賽預定在2006年3月18日進行,獲勝球隊即可獲得參加冠軍決賽的資格。而冠軍決賽預定在2006年3月20日進行一場比賽,決定首屆比賽冠軍誰屬。
每支參賽球隊的球員名單設定在三十人,其中各隊投手至少要有十三人、捕手至少要有三人以上;大聯盟現役球員也可以參賽,大聯盟球隊每隊最多可以支援九名球員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各國代表隊,因此最多可能有兩百七十位大聯盟現役球員參賽。當然,大聯盟個別球員的參賽與否,仍需得到大聯盟球團資方的同意。另外,美國職棒大聯盟也要求各球團不得影響球員參加該國國家隊的意願、而球員也有自主選擇是否加入國家隊的權利。最後,為了比賽的公平性,世界棒球經典賽也會採取史上最嚴格的禁藥措施。
首屆賽程
第一輪(地區預賽)
各組進行單循環比賽,共計二十四場比賽;各組前兩名晉級第二輪的八強複賽。各組概況如下:
A組:
參賽球隊:台灣、日本、南韓、中國。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03日~2006年03月05日。
比賽地點:日本東京。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03(五) 12:00 11:00 南 韓 vs. 台 灣 Tokyo Dome
2 2006/03/03(五) 19:00 18:00 日 本 vs. 中 國 Tokyo Dome
3 2006/03/04(六) 12:00 11:00 南 韓 vs. 中 國 Tokyo Dome
4 2006/03/04(六) 19:00 18:00 日 本 vs. 台 灣 Tokyo Dome
5 2006/03/05(日) 12:00 11:00 台 灣 vs. 中 國 Tokyo Dome
6 2006/03/05(日) 19:00 18:00 日 本 vs. 南 韓 Tokyo Dome
B組:
參賽球隊: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非。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07日~2006年03月10日。
比賽地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07(二) 14:00 05:00 美 國 vs. 墨西哥 Chase Field
2 2006/03/07(二) 19:00 10:00 加拿大 vs. 南 非 Scottsdale Stadium
3 2006/03/08(三) 14:00 05:00 美 國 vs. 加拿大 Chase Field
4 2006/03/08(三) 19:00 10:00 墨西哥 vs. 南 非 Scottsdale Stadium
5 2006/03/09(四) 18:00 09:00 加拿大 vs. 墨西哥 Chase Field
6 2006/03/10(五) 13:00 04:00 美 國 vs. 南 非 Scottsdale Stadium
C組:
參賽球隊:波多黎各、古巴、巴拿馬、荷蘭。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07日~2006年03月10日。
比賽地點: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市。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07(二) 14:00 02:00 波多黎各 vs. 巴拿馬 Hiram Bithorn Stadium
2 2006/03/08(三) 14:00 02:00 波多黎各 vs. 荷 蘭 Hiram Bithorn Stadium
3 2006/03/08(三) 20:00 08:00 古 巴 vs. 巴拿馬 Hiram Bithorn Stadium
4 2006/03/09(四) 20:00 08:00 古 巴 vs. 荷 蘭 Hiram Bithorn Stadium
5 2006/03/10(五) 14:00 02:00 巴拿馬 vs. 荷 蘭 Hiram Bithorn Stadium
6 2006/03/10(五) 20:00 08:00 波多黎各 vs. 古 巴 Hiram Bithorn Stadium
D組:
參賽球隊:多明尼加、委內瑞拉、澳洲、義大利。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07日~2006年03月10日。
比賽地點: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07(二) 13:00 02:00 多明尼加 vs. 委內瑞拉 Cracker Jack Stadium
2 2006/03/07(二) 19:00 08:00 澳 洲 vs. 義大利 Cracker Jack Stadium
3 2006/03/08(三) 19:00 08:00 委內瑞拉 vs. 義大利 Cracker Jack Stadium
4 2006/03/09(四) 13:00 02:00 多明尼加 vs. 義大利 Cracker Jack Stadium
5 2006/03/09(四) 19:00 08:00 委內瑞拉 vs. 澳 洲 Cracker Jack Stadium
6 2006/03/10(五) 19:00 08:00 多明尼加 vs. 澳 洲 Cracker Jack Stadium
--------------------------------------------------------------------------------
第二輪(八強複賽)
各組進行單循環比賽,共計十二場比賽;各組前兩名晉級第三輪的準決賽。各組概況如下:
第1組:
參賽球隊:A組第一名、B組第一名、A組第二名、B組第二名。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12日~2006年03月16日。
比賽地點:美國加州安那罕市。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12(日) 13:00 05:00 A組第二名 vs. B組第二名 Angel Stadium
2 2006/03/12(日) 20:00 12:00 A組第一名 vs. B組第一名 Angel Stadium
3 2006/03/13(一) 19:00 11:00 A組第一名 vs. B組第二名 Angel Stadium
4 2006/03/14(二) 16:00 08:00 B組第一名 vs. A組第二名 Angel Stadium
5 2006/03/15(三) 19:00 11:00 A組第一名 vs. A組第二名 Angel Stadium
6 2006/03/16(四) 16:30 08:30 B組第一名 vs. B組第二名 Angel Stadium
第2組:
參賽球隊:C組第一名、D組第一名、C組第二名、D組第二名。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12日~2006年03月15日。
比賽地點: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市。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12(日) 14:00 02:00 C組第一名 vs. D組第二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2 2006/03/12(日) 21:00 09:00 D組第一名 vs. C組第二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3 2006/03/13(一) 14:00 02:00 D組第一名 vs. C組第一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4 2006/03/13(一) 20:00 08:00 D組第二名 vs. C組第二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5 2006/03/14(二) 20:00 08:00 D組第一名 vs. D組第二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6 2006/03/15(三) 20:00 08:00 C組第一名 vs. C組第二名 Hiram Bithorn Stadium
--------------------------------------------------------------------------------
第三輪(決賽)
兩組晉級球隊進行淘汰賽,勝隊晉級冠軍戰,共計三場比賽。對戰概況如下:
準決賽與決賽:
參賽球隊:第1組第一名、第2組第一名、第1組第二名、第2組第二名。
比賽時間:2006年03月18日~2006年03月20日。
比賽地點: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PETCO Park(聖地牙哥教士隊主場)。
比賽場次 比賽日期 當地時間 台灣時間 對戰組合 比賽場地
1 2006/03/18(六) 12:00 04:00 第2組第一名 vs. 第2組第二名 PETCO Park
2 2006/03/18(六) 19:00 11:00 第1組第一名 vs. 第1組第二名 PETCO Park
3 2006/03/20(一) 18:00 10:00 第1組獲勝隊 vs. 第2組獲勝隊 PETCO Park
附錄:
中華隊第一階段六十人觀察名單
總教練:林華韋(富邦)。
教練團:葉志仙(輔仁)、吳復連(誠泰)、呂明賜(熊隊)、洪一中(熊隊)、謝長亨(中信)。
投 手:王建民(洋基)、郭泓志(道奇)、曹錦輝(落磯)、羅錦龍(落磯)、耿伯軒(藍鳥)、鄭錡鴻(藍鳥)、黃佳安(水手)、
黃俊中(代訓)、姜建銘(巨人)、陳偉殷(中日)、陽耀勳(軟銀)、張誌家(西武)、許銘傑(西武)、林恩宇(誠泰)、
林英傑(樂天)、許竹見(誠泰)、許文雄(熊隊)、潘威倫(統一)、吳保賢(兄弟)、陽建福(興農)、朱尉銘(中信)、
蔡英峰(代訓)、高敏靜(合庫)、增菘瑋(樂天)、黃義哲(美孚)。
捕 手:高志綱(統一)、葉君璋(興農)、陳峰民(熊隊)、石金受(中信)、
陳智弘(合庫)、李義偉(台啤)、高政華(統一)、楊冠毅(富邦)。
內野手:胡金龍(道奇)、陳鏞基(水手)、陽仲壽(火腿)、謝佳賢(誠泰)、武昭關(水手)、林智勝(熊隊)、
高國慶(統一)、鄭昌明(中信)、陳嘉宏(中信)、張泰山(興農)、張家浩(興農)、鄧蒔陽(誠泰)、
林益全(台電)、王勝偉(富邦)、陳江和(代訓)、余宗翰(美孚)、陽森 (統一)。
外野手:陳金鋒(自由)、林威助(阪神)、羅國輝(水手)、彭政閔(兄弟)、陳致遠(兄弟)、黃龍義(熊隊)、
廖英傑(台啤)、鍾承佑(台啤)、詹智堯(富邦)、郭俊佑(富邦)。
註:曹錦輝、張誌家、許銘傑等三人,已經確定不會參賽。
日本隊最後階段三十人正式名單
總教練:王貞治(軟銀)。
教練團:大島康徳(球評)、鹿取義隆(球評)、武田一浩(球評)、辻発彦(球評)、弘田澄男(巨人)。
投 手:清水直行(羅德)、渡辺俊介(羅德)、小林宏之(羅德)、藤田宗一(羅德)、薮田安彦(羅德)、和田毅(軟銀)、
杉内俊哉(軟銀)、松坂大輔(西武)、上原浩治(巨人)、黒田博樹(廣島)、藤川球児(阪神)、石井弘寿(養樂多)、
大塚晶則(教士)。
捕 手:里崎智也(羅德)、谷繁元信(中日)、阿部慎之助(巨人)。
內野手:今江敏晃(羅德)、松中信彦(軟銀)、川崎宗則(軟銀)、西岡剛(羅德)、井口資仁(白襪)、小笠原道大(火腿)、
新井貴浩(廣島)、岩村明憲(養樂多)。
外野手:和田一浩(西武)、金城龍彦(橫濱)、多村仁(橫濱)、青木宣親(養樂多)、鈴木一朗(水手)、松井秀喜(洋基)。
註:松井秀喜(洋基)尚未確定是否參賽。
南韓隊最後階段三十人正式名單
總教練:金寅植(韓化)。
教練團:金在博(現代)、曹凡鉉(SK)、宣銅烈(三星)、柳仲逸(三星)、柳志烜。
投 手:裴英洙(三星)、吳昇桓(三星)、朴明桓(斗山)、鄭載勳(斗山)、鄭大炫(SK)、孫敏漢(羅德)、全炳斗(起亞)、
朴贊浩(教士)、金善宇(落磯)、金炳賢(落磯)、奉重根(紅人)、具台晟(大都會)、徐在應(大都會)。
捕 手:陳甲龍(三星)、洪性炘(斗山)、趙寅成(LG)。
內野手:金翰秀(三星)、金在杰(三星)、朴鎮萬(三星)、金泰均(韓化)、金敏宰(韓化)、金鐘國(起亞)、
金東柱(斗山)、崔熙涉(道奇)、李承燁(羅德)。
外野手:朴漢伊(三星)、朴栽弘(自由)、李晉暎(SK)、李炳圭(LG)、李鍾範(起亞)。
註:徐在應(大都會)尚未確定是否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