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連續三年舉辦Baseball Camp,也連續三年邀請到重量級前大聯盟球星來台授課
第一年在天母球場,去年在台中洲際球場,今年選在新莊球場舉辦
知名品牌在日本的棒球用品種類相當多,在台灣就相對的少了很多,對於棒球愛好者來說可惜了點
這三年也因為邀請到重量級前大聯盟球星的關係,一系列的活動也吸引不少媒體以及球迷的追逐
從機場、飯店一路到球場,處處可見球迷的駐留,希望可以一睹球星的風采之外,更可以有幸的索取到簽名
過去兩年球迷只能在場外等待簽名,今年主辦單位特別選在最後一天開放球迷進場
由Baseball Camp的高中學員組成聯隊,對抗由中職、日職、美職以及重量級前大聯盟球星組成的明星隊
來一場跨年紀、跨層級的七局對抗賽,現場也吸引超過兩百名的球迷進場
到底是哪位重量級前大聯盟球星呢!?他會上場出賽嗎??
開賽前半小時才匆匆抵達球場,一進場看到右外野牛棚練投區站滿了球迷,二話不說趕緊朝右外野前進
一個手握指叉球的投手正在牛棚練投,雖然身材已經走鐘,看起來活像個中年大叔
但對於我這種1990前就開始看棒球的人來說,對於這號人物再熟悉也不過了
曾經以獨特的投球姿勢席捲美國大聯盟,帶來一股龍捲風般的魅力,他就是野茂英雄-Nomo
看到熟悉的投球姿勢,心中掀起一股股的澎湃,以往只能在小耳朵轉播或是遊戲機上才看到的投手
如今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投球給我看,已經不復顛峰時期的95mph直球連發
但熟悉的投球身影還是讓我這種老球迷相當感動!因為我親眼看到野茂投球了~~~~
與野茂一同練球的捕手正是今年12強之後被冠上護國神捕的張進德
身材走鐘的相當嚴重,快要從Nomo變成Nono了..........
仔細手握的球路,一球一球的投向張進德的手套中
約練投了將近30顆球,也差不多接近開賽時間,工作人員上前協助張進德卸下捕手護具
此時職棒明星隊的球員也開始走出休息室準備賽前的最後暖身
義大犀牛隊胡金龍
義大犀牛隊的林益全與匹茲堡海盜隊的張進德
義大犀牛隊的林哲瑄
統一7Eleven隊的陳鏞基
北海道火腿隊的陽岱鋼
中信兄弟的張正偉
波士頓紅襪隊的林子偉
賽前先發球員在等待開賽前閒話家常一番
由於比賽屬於免費進場,許多球迷直接站在休息室上方,希望可以更近距離的接近球星
賽前介紹兩隊球員,由國內高中各校好手(其中有一位國中生)組成的未來之星隊
紅色球衣的是明日之星隊的教練團,出場與學員一一擊掌
職棒明星隊依序出場,一壘手林益全
二壘手胡金龍
三壘手林子偉
游擊手陳鏞基
左外野張正偉
中外野林哲瑄
右外野張建銘
先發捕手張進德
先發指定打擊陽岱鋼
今天明星隊的先發投手,美日職棒通算201勝,曾經在美國聯盟以及國家聯盟都投出過無安打比賽
1995年擔任美國職棒明星賽先發投手,並拿下該年新人王獎項的野茂英雄
今天擔任投手教練的王建民
另外一位投手教練林恩宇
今天擔任明星隊總教練的台灣巨砲陳金鋒
這群球員除了野茂之外,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職業選手,彼此的交情也相當濃厚,許多都是中華隊的老戰友
賽前先禮後兵,兩隊互相握手致意
商業活動的場合當然免不了來張大合照囉!
這批明星隊的先發陣容如果都是顛峰時期的戰力,真的可以打贏韓國十來遍了吧!!
場上的小球員相當幸福,有這些在職棒沙場征戰多年的學長傾囊相授,看他們的笑容就知道有多開心了
主辦單位請求援比出運動品牌相仿的手勢讓攝影大哥方便拍照,老神在在的鋒哥無動於衷
倒是Nomo相當配合的從頭比到尾
這樣的先發陣容有沒有相當誘人,如果每個都是全盛時期的戰力,真的相當恐怖(當然要把投手教練跟總教練加進來)
比賽正式開始,在投手丘上練投的正是以獨特旋轉投球姿勢聞名的野茂英雄
今天鎮守二壘的是許久不見在內也出現的胡金龍
練習完畢,比賽正式開始
第一棒就擊出安打,小球員從野茂手中擊出安打,雖然不是相當正式的比賽
但球速也來到將近130km,而且從這麼大咖的投手手中擊出安打,這顆球是該好好保留下來才是
瞧~上壘後有多開心
安打上壘還相當不安分,立即挑戰張進德的阻殺功力,冷不防的盜壘還真的讓小球員成功盜上二壘
接著中外野的安打,林哲瑄用雷射肩給明日之星的小球員上了一課,成功封阻二壘跑回本壘的跑者
由於小選手沒有滑壘,張進德還特地提醒小球員要記得滑壘,這樣才不容易受傷。是個相當好的機會教育
明日之星的選手都是拿著主辦單位的鋁棒上場打擊,其實說真的我覺得高中生還是應該拿鋁棒比賽
看第一局小球員就可以頻頻將野茂的球擊出安打,讓比賽的可看性提高不少外
投手也會因為鋁棒的破壞力,更加強本身的球速以及控球,如果是面對木棒就不用丟快速球
只要丟邊邊角角的變化球,高中選手隊於木棒的掌握度沒這麼高,就不容易有效擊中球心,相對的投手就越丟越慢
造就台灣產出的強投越來越少,郭泓志、曹錦輝那種150連發的投手已經很久沒看過了
指叉球最容易出現的就是挖地瓜暴投,野茂投出暴投後表情也相當無奈
再度被擊出深遠的二壘安打
這場比賽由於高中球員都拿著鋁棒上場比賽,感覺揮棒上也增加不少信心,長打頻頻出現,使用鋁棒比較趕全力揮擊
休息室內的教練星光等級也是相當有看頭的
鎮守二壘的胡金龍小秀了花式傳球的技巧
跑者與一壘手的腳步完全一致
明星隊位於一壘休息室,球迷也大部分選坐在一壘側的座位區
換到明星隊的進攻,林子偉在美國波士頓紅襪隊的成績浮浮沈沈,打擊方面要再加油
林子偉擊出左外野界外高飛球,明日之星的左外野手跑過去準備接殺
卻發生了相當烏龍的一件事情,跑過頭球直接砸在球員的頭上,還好沒有造成傷害
三壘審見狀立即大喊:「防護員!!防護員!!」,但主辦單位好像沒有準備防護員在現場待命
小球員也自己摸摸頭說不用,默默的走回左外野守備
明日之星的選手都是台灣高中球隊中的優秀選手,不管是身體條件或是技術都有一定的水準
林子偉死裡逃生,繼續上場打擊就擊出右外野安打
小球員也拿出這幾天訓練的結果,狠狠的將林哲瑄三振出局
今天不上場守備,專心擔任指定打擊的陽岱鋼。一上場就擊出安打,邊跑邊開心的笑
但仔細看陽岱鋼不是拿木棒上場打擊,是拿鋁棒喔!賽後他有對記者說高中比賽本來就應該拿鋁棒
加上這是一場非正式的比賽,所以也不會有人去講究這件事情啦!
果然跟陽耀勳是親兄弟,很多小動作都一模一樣呢!
在隊友安打的護送下回到本壘得分
一局上明日之星的小球員從野茂手中拿到一分,一局下明星隊立即用安打串連取得2:1領先
二局上明星隊野茂英雄下場休息,畢竟一年沒投球了(前一次投球就是去年的Baseball Camp),體力不復以前
換上高中投手接替,讓這次參加Baseball Camp的小選手都可以有上場的機會
印象中自從2006年杜哈亞運後就不曾見過的金鏞連線,今天重出江湖,讓球迷回味一下
拿著鋁棒,揮棒的自信心也跟著提升不少,敢全力揮擊了
明星隊的外野手也跟著守的比較深遠,以往高中生的擊球大部分落在內野手後方沒多遠
外野手都守的很近,不怕會有飛越頭頂的安打球,今天拿了鋁棒就不一樣囉!
死忠的球迷站在休息室上方,隨時看著休息室內明星球員的一舉一動
在高中棒球中有著台灣奉重根之稱的小球員,投球姿勢還頗有奉重根的影子呢!
連續兩年拿下安打王、打擊王的胡金龍,第一次上場就擊出安打
不少球迷拿著手機、相機盡情的捕捉這些難得聚在同一個場內比賽球員的身影
陳鏞基擊出游擊滾地球,間接的讓明日之星小球員可以來測試雙殺守備的順暢度
被封殺在二壘的胡金龍慢慢跑回休息室
不管上場還是在休息室內的小球員,心中都是非常興奮以及雀躍的
能夠跟這些來自不同球隊的職業選手同場較勁,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情啊!
張進德下場,換上高中球員蹲捕
也開始將還沒上場的球員一一推上投手丘檢視這幾天的訓練成果
投沒多久就遇上亂流,逼的投手教練第一次喊暫停上投手丘關心狀況
這兩個身高一樣的球員,左邊的是明日之星的高中生,右邊的則是中信兄弟的張正偉!不說還真的以為是兩位高中球員站在一起呢!
場邊有陳鏞基的忠實球迷喊著加油,擊出安打的陳鏞基站上一壘還不忘跟球迷脫帽致意
比賽進入最後一局,此時游擊手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但球迷一般看到他都是在外野的草皮上奔馳,今天出現在游擊防區
高中時期的他也是號稱大物游擊手,加盟火腿隊的時候也是以內野手身份入團
一壘防區由胡金龍負責
林益全移防到二壘防區
陽岱鋼提醒隊友要小心對手觸擊短打
明星隊最後一任投手球速快又準,很值得期待的一位選手
比賽的輸贏不是這次活動的重點,能夠從這些職棒前輩身上學到什麼,才是活動最主要的目的跟意義
除了與賽的球員之外,,現場將近兩百名的球迷也大飽眼福
一次看到眾星雲集的球星在場內,不管是有上場比賽或是待在休息室內的
都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球星之一,未來能不能在看到這些讓人尊敬、讓人崇拜的選手,我不確定
但今天有進場看球的球迷,我只能說真的相當有福氣
鶴立獨群的王建民,站在高中球員的旁邊顯的相當突出
超過一半以上的球迷擠到一壘休息區上方,希望可以更近距離的拍到心儀的球員
其實這次觀察到林恩宇是個相當認真的投手教練,比賽結束後也不斷的透過比賽過程跟小球員進行機會教育
工作人員忙著將這次活動的獎盃一一擺設出來
賽後參加這次Baseball Camp的小球員來張大合照
小球員還是相當的活潑,在拍照的同時擺出撩人的姿勢
明星隊的大哥哥坐在一旁,給予參賽的小球員掌聲
比賽結束,球迷迫不及待的衝到大門口,希望可以獲得支持球員的簽名
路過運動的老先生還很驚訝這裡發生什麼事情了~~~~
知名國際運動品牌連續三年舉辦這類型的棒球營,除了可以藉此向下紮根,讓台灣基層棒球可以接受到更多的經驗之外
也可以透過這類型的活動,增加本身品牌力以及小球員對於買用具時會將該品牌納入考量的可能性
據說野茂又再跟主辦單位簽了新的三年合約,也就是說未來三年台灣還是會受到龍捲風的侵襲
主辦單位獲得相當多的媒體曝光,球迷也可以近距離看到這些職棒場上的明星球員
更可以看到曾經風靡一時的野茂英雄,對於廠商、球員以及球迷來說是個三贏的局面
也希望該品牌可以永續的維持下去,其他品牌也可以效法跟進,讓更多的小球員有不同的機會受到各國的經驗傳承之外
台灣更多的球迷也可以藉此看到曾經是棒球頂端球員的身影,一償兒時的夢想也不賴